三要点读懂中国乳业年终总结

2016-12-30 13:21:25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来源:北京时间财经原创

  原标题:中国乳业这一年:最严新政、资本入侵、养殖亏损

  【北京时间财经 李冰】2016年的中国乳业,是话题性和关注度都很高的一年。

  巨头遇险,养殖企业亏损,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在高库存压力下业绩出现下滑,加上奶粉新政“注册制”的深入实施,新一波的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有乳企高管在接受北京时间财经采访时表示,2017年整个乳制品行业压力仍然存在,由于包材等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及终端产品价格的下行,企业两头承压,还会有一批小企业面临市场的淘汰,行业洗牌加剧。

  巨头遇“险”

  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两在巨头,伊利蒙牛在2016年都遇到了一些“糟心事”。

  业绩一直相对稳定的伊利,因为公司运营良好、现金流充沛,且公司股权分散,在2016年遭遇了阳光保险的举牌,不得不进行重组,通过定增收购中国圣牧股份来应对险资的入侵。

  或许是早有预感,早在2016年8月10日,为了不成为“第二个万科”,反制野蛮人对上市公司的围攻,伊利曾选择先下手为强,拟修改公司章程,加固“防火墙”。在超过10处的修改中,从“股东持股达3%须通报”到对于“恶意收购”的定义,多数条款都表现出试图提高收购门槛,反制野蛮人控制公司董事会。然而,该决策遭到交易所的问询,令伊利放弃了修改章程的决策。

  伊利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曾对北京时间财经表示,市场上比伊利漂亮的公司很多,像房地产、银行类的,经营简单,不像伊利,一边是农民,一边是消费者,整个流程太复杂,一般人驾驭不了,且风险大,经不起折腾,“万科一折腾,顶多就是少卖几套房子,而消费品公司一折腾,消费者一丢,投多少都得赔进去。”

  可是,猜到了事情的开头却没猜到结尾,险资还是上门了。一时之间,险资是否会毁掉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的担忧弥漫,伊利也不得不多番停牌,以谋应对之策,最终通过收购中国圣牧的股权,进行股权结构的优化,降低恶性收购的机会。

  另一家巨头蒙牛,在2016年虽然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却落得亏损的境地。近日,蒙牛发布盈利预警称,该公司2016年度会录得较大亏损,原因为附属公司雅士利全年大亏,蒙牛对其商誉减值,一次性出售库存大包粉造成损失,且联营公司现代牧业的亏损也拖累了蒙牛的业绩,造成了蒙牛8年来的首次亏损。

  此外,蒙牛还在母公司中粮国企业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了换帅。与伊利被阳光举牌几乎同期,蒙牛对外宣布,原中粮董事长宁高宁钦点的蒙牛总裁孙伊萍辞职,由贴着达能“标签”的原雅士利高管卢敏放接任。

  卢敏放接任后,也开始进蒙牛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他认为,进入2017年,蒙牛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强化渠道和营销体系,聚焦品牌优势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加强产业布局,更好的整合上下游资源。

  蒙牛方面对北京时间财经表示,“新事业部制将帮助蒙牛形成以消费者、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模式,通过集团集中采购、奶源统一管理等方式,整体运营效率将大大提升,每一个业务单元也将更加聚焦、更均衡发展”。

  可以说,2016年两家巨头都遇到了一些困扰,但是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都已经通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造度过难关,2017年能否实现跨越式的成长,还需时间的检验。

  养殖业亏损

  受国际奶价低迷、国内“奶剩”的影响,中国奶牛养殖业2016年延续了前两年的低迷状,五成以上奶牛养殖业出现亏损。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6中国奶业展览会上透露,据定点监测,今年3月份,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到51%,比去年高了5.8%。更严重的是这种状况还在扩大蔓延。

  就连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也出现亏损。该公司财报显示,受原料奶售价下跌影响,截至6月底,现代牧业中期由盈转亏,亏损额为5.66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07亿元。这也是现代牧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对于亏损的原因,北京时间财经曾多次致电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对方都以开会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不过有公开资料显示,高丽娜将亏损原因归结为,大包粉冲击,导致原奶过剩,企业不得不将原奶进行喷粉处理,甚至出现倒奶杀牛。

  同为大型牧场的西部牧业也未能逃脱生鲜乳价格下滑导致的业绩亏损。根据西部牧业三季报业绩显示,1月份-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下降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2.66万元,同比下降400.5%。

  在此背景下,奶牛养殖企业纷纷通过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来纾困。现代牧业、中地乳业、中国圣牧等都推出了处有品牌的乳制品,以消化“过剩”原奶。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个奶业大国,甚至可以称为一个缺奶的国家,“奶剩”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有乳企内部人士向北京时间财经表示,一方面来自进口大包粉的冲击,一方面受经济下行消费疲软的影响,乳制品的销售不乐观,导致乳企对原奶需求的下降。

  另外,在“奶荒”时,不少乳企进口了大量大包粉,库存也导致了乳企收奶量的减少。不过随着国内奶牛数量的减少,国际奶价的回升,国内奶价自9月份后开始出现回升。

  有业内人士透露,受原奶价格下行的影响,不少养殖企业淘汰了部分奶牛,数量约在80万-100万头左右,截至目前国内大约有500万-600万头奶牛,奶牛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鲜奶量的减少,也缓解了当前的“奶剩”,同时也会令养殖企业2017年的日子好过一些。

  “注册制”实施

  在乳业板块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宝宝的口粮,加上二胎政策红利的到来,成为整个产业中最受关注,也是竞争和监管最为激烈和严格的地带。在这个背景下,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奶粉新政“注册制”于10月1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也成为2016年乳粉政策中最受期待的。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令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虽然国产奶粉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来提升乳粉质量,但是消费者信心至今仍难言恢复。

  而奶粉注册制政策的推出也成为迫切的事情。一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配方奶粉行业实施注册制的必要性。数据显示,国内配方乳粉品牌线上与线下约有3000多个,一个奶粉企业,可以生产几十个甚至近百个系列,一方多品牌现象严重,有的企业为调动零售店积极性,推出零售店专卖产品,实际上产品配方雷同,价格却差异很大;有些贴牌代工厂生产几十个品牌的奶粉实则都是使用同一配方,改头换面后又冒充新产品上市。

  为解决品牌多而乱的现象,国家推出奶粉注册制,旨在提高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准入门槛,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解释,注册制将重点对企业研发能力、检验检测能力以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进行审查,并将对产品的科学性、安全性进行专家审评。

  按照国家注册制要求,未来每家乳企原则上不超过3个配方系列,估计品牌数量最多500个-600个,也就是说约有八成配方粉品牌将退出市场。“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并要求“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具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依据证实”。另外,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将纳入注册制的监管范围。

  为此,2017年将是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拐点之年,因为这一政策必将引发奶粉行业进一步洗牌。业内人士指出,注册制将清理掉大量杂牌品牌,同时腾出约20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这部分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正是国产品牌的优势阵地。

  也有评论认为,奶粉注册制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配方管理已经上升到药品监管的级别,配方注册制堵住了奶粉的“忽悠门”,也标志着配方奶粉“一名取胜”的时代即将终结。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去库存压力后,2017年必将迎来业绩拐点,随着注册制在2018年靴子落地,奶粉行业将回归正常。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