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2020-06-05 17:43:35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感统”全称是感觉统合能力,“感统训练”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感统能力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以吃西瓜为例:

  妈妈告诉我们桌上放着刚切好的西瓜——听觉;

  我们来到桌前,挑了一块最红最大的西瓜——视觉;

  我们坐下,伸手拿起了之前我们凭借视觉挑选的最好的一块——本体觉和前庭觉;

  一拿到手的西瓜就有一阵冰凉的触感,这还是冰镇西瓜啊——触觉;

  我们吧西瓜拿到嘴边,一股香甜清爽的西瓜味扑鼻而来——嗅觉;

  一口咬下去,竟然没有想象中的甜!原来只是长得红而已——味觉。

  如你所见,仅仅只是吃一小块西瓜而已,可是每个环节,都有感觉统合的参与。

  感统训练不能错过的四个关键期

  感统训练贯穿孩子整个0-13岁,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同,因此对应的训练方式也不同。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0-3岁是感统训练的预防时期。此时他们年龄太小,无法进行复杂的感统训练,建议在家人配合下进行简单的亲子游戏,配合一些适当的感统刺激,预防感统不足的情况出现。

  促进触觉发育——家长们可以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宝宝触摸及抓握;

  刺激听觉发育——对宝宝进行按摩,多跟宝宝说话,同时还增加了亲子互动;

  促进视觉发育——在家里准备色彩鲜艳、造型不同的玩具,可以燃起宝宝视觉追踪欲望;

  训练宝宝本体觉——让宝宝玩球、积木、黏土等玩具,鼓励宝宝多爬、站、走、踩踏等;

  训练宝宝前庭觉——带宝宝去骑摇木马、滑滑梯荡秋千等。

  3-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比较有自主意识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统能力基础,可以进行稍复杂些的,专业、针对性的训练,家长在过程中也需要配合和照看。

  例如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一些需要精细动作的游戏,比如穿珠、夹豆、涂色、描线、拼图、剪纸等,还可以更好地开发孩子手的能力,为入小学之后握笔写字奠定基础。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6-9岁是感统训练的弥补时期。6岁以后的孩子思维和行为都开始成型,如果6岁之前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感统训练,那么这段时期就要给孩子足够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加以弥补了。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球类活动,球类活动不仅对肌肉协调很有帮助,还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9-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矫正感统能力不足的有效时期,超过这个年龄段后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基本定型,感统能力就很难再通过训练改变了。

  可以带孩子进行登山,或者学习跆拳道、柔道等等,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视觉空间感知、本体觉、触觉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误区要规避

  把孩子交给专业老师,家长就完全不用管了?

  错!把孩子感统训练的任务交给老师,家长却不参与,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范的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忽视了感统训练中很重要的“亲子交流”。

  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基础,光靠早教机构或学校单一进行的感统训练是不完整的,只有和科学有效的家庭训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训练的目的。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我家孩子看起来没问题,不需要训练。”

  错!感统训练并不是特殊孩子的训练,而是适合每一位孩子的训练。感统能力不足的孩子固然有必要进行感统能力的加强训练,但这并不代表“有问题,所以才要训练”,从小进行感统训练,正是为了提高感统能力啊。家长们可不要因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而耽误了孩子的感统能力提高。

  “感统训练听起来就是锻炼身体嘛,那带孩子多跑步、游泳,就可以啦!”

  错!感统训练和体育锻炼确实有一些是重合相似的部分,但二者的目的和形式都是不同的。

  体育锻炼倾向的更多是身体素质的锻炼,如跑步、游泳等;感统训练是从孩子的加工和整合感觉信息能力入手,感统训练形式多样,会借助运动对多感官进行刺激,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参与性等能力。

  为了提升孩子成长感知力和未来社会竞争力,“感觉统合训练”必不可少。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图片@视觉中国

  相信看到这里,各位家长们都已经心中有数了,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一系列的文章里,更加详细地给各位家长介绍各种类型的感统训练,敬请期待!